各市教育 (教体) 局、各高等学校有关部门:
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,全面落实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全国、全省教育大会精神, 更好推动山东教育高质量发展,省教育发展服务中心结合单位职 能,决定组织开展山东省教育发展研究微课题申报工作,力求激 发基层的首创精神、通过系列化“微创新”推动全省教育技术装 备、学校后勤、生涯规划和就业创业教育工作科学发展。现将有 关事宜通知如下:
一、申报范围
我省各级各类学校教育教学及管理人员,教育科研机构、学 术团体工作人员,各级教育行政管理干部,各高等学校在校学生, 均可申报。
二、选题要求
( 一 )体现党的教育方针,符合新时代教育改革发展的方向 和要求。
( 二 ) 选题应坚持问题导向,高度聚焦教育技术装备、学校 后勤、生涯规划和就业创业教育工作中面临的真问题、实问题、 小问题,进行梳理和提炼,使之成为一个“微课题”。预期研究 成果要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和较大的推广应用价值,力戒假大空、 华而不实,要研究真问题、真研究问题,务求实效。
三、选题方向
( 一 ) 教育技术装备类:1.教育技术装备应用;2.实验室管 理及实验教学;3.图书馆管理及阅读教学;4.综合实践教育基地 管理及教学;5.其他。
( 二 ) 学校后勤类:1.学校食堂管理;2.学校公寓管理;3. 学校能源管理;4.学校公共卫生防疫;5.校园绿化;6.学校物业 管理;7.其他。
( 三 ) 生涯规划和就业创业教育类: 1.生涯规划教育;2. 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;3.大学生就业教育;4.其他。
四、申报方式
( 一 ) 申报时间和方式。
有申报意向的老师请填写附件中《山东省教育发展研究微课题立项申请书》,按要求全面准确填报相关内容,经系部审核后于10月8日下午4点前将纸质版申请书一式2份交至办公楼515(A4打印,首页左上角盖章),电子版发至科研科邮箱lczyjsxykyk8375040@lc.shandong.cn,学校审核后再进行系统申报。
(二) 课题立项。
10 月 16 日-30 日,省教育发展服务中心将组织专家对申报 课题进行立项审核,审核通过的发放立项通知并在省教育发展服 务中心网站公布立项结果。本次课题申报拟立项 300 项,其中教 育技术装备类拟立项 150 项、学校后勤类拟立项 80 项、生涯规 划和就业创业教育类拟立项 70 项。本次申报的课题均为经费自 筹项目。
五、其他事项
( 一 )课题负责人每年度只能申报 1 项微课题,且不能作为 课题组成员参与申报其他微课题;课题组成员不得超过 4 人,且 每年度最多参与 2 项微课题申报。 一经查出存在多报、交叉申 报现象,将取消申报资格。
( 二 ) 课题负责人对申报材料的真实性、原创性负责,不得 抄袭他人研究成果,已出版、已结题研究成果不得申报本次微课 题。
( 三 ) 课题完成时限最多不超过 1 年,研究期限自课题批 准立项之日起计算。
( 四 )课题结题重在考察研究成果的推广应用情况,对论文 发表不作要求,须提交研究报告。具体办法另行通知。
(五)对于优秀研究成果,省教育发展服务中心将通过召开 现场会、成果发布会、案例推介会等形式予以宣传推广,并将适
时结集出版。
( 六 ) 山东省教育发展研究微课题立项评审、结项鉴定、宣 传推广、结集出版等环节均不收取任何费用。
附件: 山东省教育发展研究微课题立项申请书
附件
山东省教育发展研究微课题立项申请书
( 网站填报式样)
一、信息表
课题名称 |
|
课题方向 |
(分类,下拉框 ) |
成果形式 |
(下拉框、多选) |
项 目 负 责 人 基 本 情 况 |
负责人 姓 名 |
|
性 别 |
|
民 族 |
|
出生 年月 |
|
行 政 职 务 |
|
专业技 术职称 |
|
研 究 专 长 |
|
最后学历 |
|
最 后 学 位 |
|
工 作 单 位 |
|
电话 |
|
手 机 |
|
通 讯 地 址 |
|
邮 编 |
|
邮 箱 |
|
课 题 组 成 员 基 本 情 况 |
姓 名 |
专业技 术职称 |
工 作 单 位 |
研 究 专 长 |
在 课题 组 中 的 分 工 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二、课题设计论证 (总字数 1500 字以内)
拟解决 的问题、 价值意 义 |
|
研究思 路、研究 计划、方 式方法 等 |
|
预期研 究成果 和推广 应用情 况等 |
|